河南省張仲景方藥與免疫調節重點實驗室簡介
河南省張仲景方藥與免疫調節重點實驗室于2016年被河南省科技廳批準為省級重點實驗室,其前身是2008年成立的南陽市張仲景方藥研究重點實驗室。目前實驗室主任為卞華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為姚新生院士。實驗室以張仲景方藥防治免疫相關疾病為導向,研究張仲景方藥調節免疫的物質基礎與作用機制,構建張仲景方藥大數據中心,繼承、弘揚仲景學術,為進一步開發利用張仲景方藥提供科學依據。

實驗室有張仲景方藥大數據中心構建與研究、張仲景方藥調節免疫物質基礎研究、張仲景方藥調節免疫作用機制研究三個研究方向。實驗室在張仲景古籍文獻整理研究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在仲景方藥物質基礎及作用機制研究、中藥資源開發利用研究方面形成了鮮明特色,取得了一定成績。
實驗室總面積2300多平方米,擁有張仲景醫學大數據中心、道地藥材品質評價研究室、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室、道地藥材開發利用研究室、中藥制劑工藝研究室、中藥分析精密儀器室、中醫免疫實驗室、方藥研究綜合實驗室、細胞生物學實驗室、分子病理實驗室、流式細胞儀室、醫學動物實驗中心等13個核心實驗室。實驗室現有儀器設備300余臺套,總價值近3000萬元,包括ZEISS激光共聚焦顯微鏡、BD FACSCelesta流式細胞儀、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氣相色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超臨界萃取設備等儀器。
研究團隊共有38人,其中博士24人,教授和副教授21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
近5年來,主持各級科研項目80多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項,省部級項目34項,實際到位科研經費1200多萬元。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其中SCI收錄48篇,出版學術專著16部,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0余項。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25項,獲得各級獎勵20項,其中“桂枝茯苓丸逆轉卵巢癌多藥耐藥的物質基礎研究”、“滋陰解毒通絡法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臨床及作用機理研究”獲河南省中醫藥科技成果一等獎,“中醫古籍知識分類體系分析研究”獲河南省科技廳科技進步二等獎,“溫陽祛瘀化痰通絡法對硬皮病小鼠模型皮膚硬化的抑制作用及機理研究”獲南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實驗室十分重視國內外的交流與合作,近年來先后邀請了包括韓國成均館大學黃大俊教授、中國科學院劉以訓院士、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邱聲祥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歐陽景峰研究員、河南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王云龍研究員等在內的近百名國內外知名專家來實驗室訪問交流,其中20余位被聘為實驗室兼職教授。同時承辦、協辦國內學術會議10余次。
河南省張仲景方藥與免疫調節重點實驗室持續致力于打造仲景方藥研究和開發的科技創新基地和成果轉化高端平臺,培養中醫藥行業高端人才,促進中醫學、中藥學相關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為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提供人才、技術和智力支撐。